跳到主要內容區

精密加工與智慧製造就業學程_111年

年度

111

學校名稱

中華大學學校財團法人中華大學

學程名稱

精密加工與智慧製造就業學程

計畫摘要

  產學鏈結為本校定位教學目標之一,本系目前企業實習的主要合作廠商為桃竹苗地區機械製造廠,此地區的機械廠商早已跳脫傳統的製造與產業設備,逐步發展發展至高科技的精密機械產業,同時也滿足半導體光電等新興產業的設備零組件需求,產品特性為高單價及少量多樣。另,全球人口老化,導致勞動力短缺,在人工智慧AI及5G帶動機聯網的風潮下,產業的智慧製造發展趨勢應運而生,進入所謂第四次工業革命時代,對機械系的學生畢業就業同時具有機會與挑戰。本系在2020年獲教育部109學年度「大專校院工具機教學設備更新計畫」,已提升既有機械工廠之設備,建置CNC加工實驗室,並陸續將設備用於大學部教學及研究生研究用,本系以智慧加工製造為主軸提出此計畫,可將所有資源用於培育機械人才, 並發揮學校應有的責任與義務,期能提升學生就業能力並繼續深化與在地精密機械廠商的合作。

  本學程以智慧精密製造為主軸,結合資深業界專家及機械系教授群共同傳授學用合一的專業知識:(一) CNC程式設計與加工技術應用:精密機械製造CAD/CAM整合之技術,包含CAD圖面與實際機械結構之鏈結,了解機械圖面的重要性;CNC工具機的相關技術與應用介紹,學習CNC程式撰寫與應用,尤其著重零件加工之CNC 程式;(二)測量工程: 使學生掌握基本幾何量線性尺寸、角度尺寸以及形狀和位置精度的基本概念,形位精度和尺寸精度間的關係;具備初步設計幾何量精度的能力;瞭解常用測量器具的工作原理、調整和使用;具備對機械零件的一般幾何量作技術測量的初步能力;(三) 智慧製造應用: 因應工業4.0與人工智慧的趨勢,讓學員建立工業4.0、製造業與機械業、AI應用等相關基礎知識,並可協助企業建構智慧化生產,打造智慧型工廠,提高生產效率、良率、危機管理應變能力,進而為產品創造加值效益。然人工智慧也必須要有足夠資訊,本課程再以機械材料應用為主,各類材料與機械加工之相關性、提高各類切削效率的切削工具與材料的匹配、進行一系列的探討。

  另外結合配合廠商之職場實作及體驗,培養學員具備製造的理論與實務兼備及智慧製造理念之專業能力。此外共通核心職能課程培育學生面對職場所應具備的人格特質,藉此提升學生具備學以致用的就業能力。奠定完訓學生未來從事機械工程師、機械設備工程師、自動化工程師、機構工程師、機電整合工程師、CNC工程師等機械領域職務之堅實基礎。

職場體驗單位名稱

兆磊精密股份有限公司, 耕進機械有限公司, 鈦鉿機械股份有限公司, 暘升企業股份有限公司

開課科系

機械工程學系

招收參訓科系

機械工程學系, 機械工程學系

招收參訓年級

3年級, 4年級

計畫主持人

機械工程學系  葉明勳  系主任    (校內分機:6480)

計畫承辦人

機械工程學系  林欣儀  系助理    (校內分機:6507)

瀏覽數: